fese anmbr-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
[日期:2024-12-09] | 作者:化学组 次浏览 | [字体: ] |
近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李倩教授团队在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期刊第18卷第12期上发表了题为“enhanced nitrogen removal from low strength an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 (anmbr) permeate using complete nitrification and partial denitrification-anammox processes”的研究论文。
本文提出了一种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完全硝化(nf)和部分反硝化-厌氧氨氧化(pda)过程结合的新型污水处理系统—anmbr-nf-pda工艺。研究发现该工艺实现了化学需氧量(cod)和氮的高效去除。特别是通过调节原水配比精确控制pda的进水cod/no3--n,使系统的脱氮效率高达90.14%。本研究为anmbr与厌氧氨氧化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文章介绍了anmbr与厌氧氨氧化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显著优势。anmbr通过高效转化有机污染物为甲烷,并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为后续厌氧氨氧化工艺提供了理想的进水基质。然而,单一厌氧氨氧化过程难以稳定满足亚硝氮的需求,而传统部分硝化工艺容易因溶解氧波动导致硝酸盐积累,影响脱氮效率。因此,将anmbr与完全硝化及部分反硝化-厌氧氨氧化(nf-pda)工艺耦合,构建一个低碳、高效且稳定的除碳脱氮系统尤为重要。
文章描述了anmbr-nf-pda系统的构成与原理。该系统由anmbr、nf和pda三个反应器组成。anmbr用于去除cod,并通过微滤膜模块截留污泥。nf单元实现完全硝化,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pda单元则进行部分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82%-90%的污水(q1)进入anmbr单元,其中有机碳转化为甲烷,有机氮转化为氨氮。部分anmbr出水(q3)进入nf单元,氨氮被氧化为硝酸盐,再进入pda单元(占pda进水的50%)。其余的anmbr出水(q4)供给pda。同时,10%-18%的污水(q2)直接进入pda,提供碳源和少量氨氮。
图1 (a) anmbr-nf-pda组合工艺示意图;(b) anmbr-nf-pda工艺中有机碳、氮的流量和运行条件。
通过调节废水的直接进料比,精确控制pda的进水cod/no3--n,优化cod与氮去除率之间的平衡,同时保障anammox在氮去除中的主导作用。当cod/no3--n为3.44时,pd过程能够高效转化硝酸盐为亚硝酸盐,系统的氮去除效率提升至90.14%,且anammox在氮去除中占据主导地位。
图2(a)anmbr-nf-pda中每个单元的出水cod与cod去除效率。(b)该工艺的每个单元的出水tn与nre。(c)pda系统进出水中氮浓度变化以及cod/no3--n比。(d)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过程对pda系统中的脱氮贡献
pda系统的氮去除性能与微生物活性及污泥形态密切相关。适宜的cod/no3--n(如3.44)可增强anaob活性,确保氮主要通过anammox路径去除;而过高的比值(如4.09)则导致dnb竞争优势增强,氨氮积累。同时,颗粒污泥形态随cod/no3--n增大从松散破碎变为致密小颗粒,丝状菌作为颗粒化骨架,促进污泥颗粒化并维持较好的沉降性能。
最后,文章揭示了anaob和反硝化细菌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随着cod/no3--n比例的变化,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以acinetobacter为代表的丝状反硝化细菌通过部分反硝化过程,显著促进了亚硝酸盐的生成和稳定供应。丝状菌与anaob之间形成了交叉喂养关系,共同维持亚硝酸盐的平衡转化,进一步提高了pda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综上,anmbr与nf-pda工艺的耦合在污水处理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通过精确调控pda进水cod/no3--n实现了高效的除碳脱氮效果。anmbr单元实现高效除碳并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nf单元确保硝酸盐的稳定生成,而pda单元通过丝状菌与anaob的协同作用,维持亚硝酸盐的动态平衡,显著提高了系统的氮去除效率和运行稳定性。该耦合工艺为低碳、高效且稳定的污水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