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气候课堂巩固单 -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
[日期:2024-12-04] | 作者:地理组 次浏览 | [字体: ] |
2.2 气候
一、单选题
中国天气网按照1月份寒冷指数诙谐地给各也的小伙伴提供了一份“穿裤指南”。读指南,完成下面小题。
“穿裤指南” 东北:裹成狗熊不过分,大棉袄配二棉裤; 华北:被冻成狗怎么办,棉裤秋裤齐上阵; 长江中下游地区: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找秋裤; 珠三角地区:问世间棉裤为何物,听说过没见过。 |
1.从“穿裤指南”中可以看出,1月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是( )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西向东递减 c.南北温差大 d.东西部气温相同
2.“被冻成狗怎么办,大棉袄配二棉裤”和“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找秋裤”的两个地区分界线最接近我国( )
a.地势的第一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b.一月0℃等温线
c.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d.400mm等降水量线
家住海口的欢欢到外地出差一周,出发前她在网上查阅该地的资料:该地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8℃,最高月均温27.2℃(7月),最低月均温﹣3.2℃(1月)。年平均降水量685毫米。当地的日常传统食俗喜以馒头、饺子为主食。完成下面小题。
3.欢欢家所处的温度带是( )
a.亚热带 b.热带 c.暖温带 d.中温带
4.该地的气候特点为(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全年温和,降水均匀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冬冷夏凉,降水稀少
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5.划分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年等降水量线是________年等降水量线( )
a.200毫米 b.400毫米 c.800毫米 d.1600毫米
6.下列关于湿润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被以森林为主 b.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c.年降水量都在1600毫米以上 d.雨季开始晚,结束早
7.由图可知,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由东向西递增
b.由南向北递增
c.以兰州市为中心向四周逐渐增加
d.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分析降水量分布状况是认识区域差异的重要内容。下图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和四地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四地中( )
a.甲地降水季节变化最大 b.乙地雨季最长
c.丙地7月降水量最大 d.丁地年降水量最大
9.乙地为( )
a.乌鲁木齐 b.北京 c.武汉 d.广州
10.按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的划分,沭阳属于( )
a.暖温带、湿润地区 b.亚热带、湿润地区
c.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d.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11.读下列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代表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
a. b.
c. d.
2022寒假期间,身在海南的丽丽与父母来到哈尔滨的姨妈家做客。一路上丽丽在不断的增添衣服,由原来的单衣变成了厚厚的棉袄,而且看到了从未在生活中见过的冰雕、雪景。丽丽不由好奇的询问父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一路向北,丽丽在不断的增添衣服,说明( )
a.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b.夏季普遍高温
c.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 d.哈尔滨是我国最冷的地方
13.造成海南与哈尔滨气温差异的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因素 c.海陆位置 d.温室效应
读某地区干湿状况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b地区对应的植被可能是( )
a.荒漠 b.森林 c.荒漠草原 d.草原
15.图中可以分析出( )
①该地区大部分气候湿润②该地区大部分属于半干旱、干旱气候区
③该地农业以畜牧业为主④该地地势平坦,以耕作业为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该地降水从东向西逐渐减少,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耕作制度影响 b.地形因素 c.纬度因素 d.距海远近
在自然环境中,各地理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7.关于中国地形地势对河流、气温和降水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升高
b.平坦的地形,蕴含丰富的水能资源
c.使众多大河滚滚向西流,便利东西交通
d.便于海上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带来充沛的降水
18.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是因为我国( )
a.雨热同期 b.夏季普遍高温 c.气候复杂多样 d.季风气候显著
观赏红叶已成为休闲旅游的一大特色项目。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的红叶最佳观赏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庐山红叶观赏地位于( )
a.热带 b.亚热带 c.暖温带 d.中温带
20.与庐山红叶观赏点相比,北京( )
a.观赏日期更晚 b.年降水量更多 c.气温年较差更大 d.冬季植被更茂盛
21.红叶最佳观赏期的时间变化反映了我国东部秋冬季的气温分布特点是( )
a.自东向西递增 b.自南向北递增 c.自东向西递减 d.自南向北递减
读中国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完成下面小题。
22.四个城市与其气候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丙 b.②——乙 c.③——甲 d.④——丁
23.导致②③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 )
a.地形因素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竹子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下图为“我国温度带及竹子分布示意图”,甲、乙、丙、丁为不同温度带.完成下面小题。
24.划分我国温度带的主要依据是( )
a.地势的高低 b.昼夜温差大小
c.年平均气温 d.气温的南北差异和农业生产的实际
25.下列四个温度带中,竹子数量最多且分布范围最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二、解答题
26.2023年春节期间,河南洛阳的小明到哈尔滨去探望爷爷奶奶,同学小强随爸爸妈妈到广州去旅游,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甲、乙、丙分别为三个城市(洛阳、哈尔滨、广州)的气温和降水柱状图,请在这三个城市后面的空白处写出与该城市相对应的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的代号:洛阳: 哈尔滨: 广州: 。
(2)广州处于 (温度带),主要作物有 ,作物熟制为 ;属于 (干湿类型)。
(3)小明出发前准备了厚厚的冬衣,小强则只带了t恤和毛衣,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4)读图,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很不均匀,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
27.“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及四个城市气温和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吐鲁番属于 气候,北京属于 气候。
(2)图中六个城市中,夏季气温最低的是 ,原因是该地 高(填纬度或海拔)。
(3)分析漠河和海口两地可知,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 。
(4)根据武汉所处位置判断,其1月平均气温应该在0℃以 (填上或下)。
(5)北京、武汉、海口三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是( )
a.寒冷干燥 b.全年温和湿润 c.雨热同期 d.冬雨夏干
参考答案:
1.c 2.b
1.读材料,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珠江三角地区,这些地区分布自北向南,气温越来越高,a错误;没有涉及东西方向,b错误、d错误;东北裹成狗熊不过分,大棉袄配二棉裤;珠三角地区问世间棉裤为何物,听说过没见过。说明南北的气温差异大,c正确;排除abd,故选c。
2.读材料可知,“被冻成狗怎么办,大棉袄配二棉裤”是华北地区;“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找秋裤”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两地的分界线大致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线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一月0℃等温线;b正确,cd错误;我国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为: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排除a。
3.b 4.c
3.我国温度带的划分:热带主要分布在台湾、广东、云南的南部和海南;亚热带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热带以北);暖温带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和塔里木盆地;中温带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和准噶尔盆地;寒温带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与内蒙古的北部;高原气候带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由题意可知,欢欢家位于海南岛的海口市,位于海南岛,属于热带地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根据材料,当地的日常传统食俗喜以馒头、饺子为主食,说明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该地7月均温27.2°c,1月均温低于0°c,且年均降水量685mm,可推知该地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故c正确;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a错误;全年温和,降水均匀,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b错误;冬冷夏凉,降水稀少,属于高原高山气候,d错误。
5.b 6.a 7.d
5.根据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关系,我国划分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其中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800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的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半湿润区的年降水量在400mm与800mm之间,半干旱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mm与200mm之间,干旱地区的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划分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年等降水量线是400mm。排除acd,故选b。
6.湿润区的降水量大于800毫米,植被以森林为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丰富,故a正确,排除bcd,故选a。
7.由图可知,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因为东南沿海距海近,受海洋的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距海远,受海洋的影响小,降水少。排除abc,
8.d 9.b
8.读图分析甲、乙、丙、丁四地中,甲地降水最少,降水季节变化较小,应位于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a错误;乙地雨季集中在7、8月,比丙丁短,且雨季最长的是丁,b错误;丙地6月降水量最大,c错误;丁地降水量最大,d正确。故选d。
9.乙地夏季多雨,冬季干燥,是北京,b正确;乌鲁木齐深居内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a错误;武汉和广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相对于乙要多,c、d错误。
10.d
沭阳位于江苏省北部,从温度带划分来看,沭阳位于暖温带;从干湿地区划分来看,沭阳位于淮河以北,属于半湿润地区,d正确,abc错误。
11.a
北方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冬季气温在0℃以下,图中a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低于0℃,a正确;b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高于0℃,位于南方地区;c是地中海气候,d是热带雨林气候,我国没有分布,bcd错误;故选a。
12.c 13.a
12.由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寒假期间处在冬季,我国冬季气温南北温差大,自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一路向北气温逐渐降低,丽丽在不断的增添衣服,说明我国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气温南高北低,c符合题意;增添衣服是冷暖变化造成的,与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无关,a不符合题意;寒假期间旅行与夏季无关,b不符合题意;一路向北丽丽在不断的增添衣服,说的是旅行路线的沿线气温变化,单说哈尔滨是我国最冷的地方,不能表明温度递变,此外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市,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辖县级市,不是哈尔滨,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c。
13. 海南地处我国南端,纬度低;哈尔滨地处我国北端,纬度高,故海南岛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夏季多雨,哈尔滨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两地气温的差异主要是由纬度位置所决定的,a符合题意;地形因素是海拔高度的变化,b不符合题意;海陆位置是距海远近的变化,c不符合题意;海南与哈尔滨气温差异与温室效应无关,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
14.d 15.b 16.d
14.气候的干湿程度直接影响到植被的生长,读图可知,图中b地区处于半干旱区,年降水量为200~400毫米,其对应的植被可能是草原为主,d正确;干旱地区降水少,所以植被稀少,荒漠草原、荒漠面积广大,a、c错误;湿润地区森林茂密,半湿润地区是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b错误。故选d。
15.结合所学知识和读图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大部分属于半干旱、干旱气候区,半干旱区年降水量为200~400毫米,植被以温带草原为主,该地农业以畜牧业为主。我国东部大部分气候湿润,地势平坦,以耕作业为主。①④错误,②③正确。故选b。
16.结合所学知识和读图可知,该地区从东向西年降水量逐渐减少,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该地区深居内陆,距海洋远,夏季风难以到达,导致降水从东向西逐渐减少,d正确;与耕作制度、地形因素和纬度因素关系不大,abc错误。
17.d 18.c
17.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平坦的地形,水流平稳,水能不丰富,落差大的地区水能资源较丰富;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使众多大河滚滚向东流,便利东西交通;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便于海上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带来充沛的降水。故选d。
18.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雨热同期,夏季普遍高温,季风气候显著,说明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是和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不符合,可以排除。
19.b 20.c 21.d
19.读图可知,庐山位于江西省,在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庐山红叶观赏点相比,北京红叶观赏日期更早,a错误;庐山位于湿润区,北京位于半湿润区,北京年降水量更少,b错误;庐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京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北京的气温年较差更大,c正确;北京冬季寒冷,冬季植被较稀疏,d错误。故选c。
21.读图可知,我国东部红叶最佳观赏期由南向北逐渐提前,说明北方进入秋天早,南方进入秋天晚,反映了我国东部秋冬季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d正确,abc错误。
22.a 23.a
22.由图可知,甲地是冬冷夏热、降水稀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④地区;乙地是冬冷夏凉、降水较少、年温差小的高原山地气候,位于③地区;丙地属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位于①地区;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的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②地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3.由上述分析可知②③两地基本位于同一纬度地区,距海较远,气候类型分别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③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②位于四川盆地地区,相对于青藏高原,海拔低,故导致②③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4.d 25.a
24.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一个青藏高原区,d正确;与地势、年平均气温、昼夜温差无关,abc错误。故选d。
25.竹子喜温暖湿润的环境,甲为亚热带,水热充足,a正确;乙为青藏高原区,热量不足。b错误;丙和丁分别为暖温带和中温带,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比较低,不适合竹子生长,cd错误。
26.(1) 乙 甲 丙
(2) 亚热带 水稻、油菜、甘薯、茶叶等 一年两熟到三熟 湿润区
(3) 南方温暖,北方寒冷 纬度因素
(4)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7.(1) 温带大陆性 温带季风
(2) 五道梁 海拔
(3)较大
(4)以上
(5)c